2020年7月22日,大連市出現了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疫情就是命令,全市打響了抗疫新戰斗,廣大醫務人員迅速參與了為全市近600萬人口的核酸檢測工作,為大連保衛戰做貢獻。這當中,有一支口腔人的隊伍,沖鋒陷陣,敢打硬仗,不怕困難,英勇善戰,受到了人們的稱贊,這就是大連市口腔醫院的核酸檢測團隊,連日來,他們的足跡踏遍工人村、大連灣等中、高風險地區以及大連其他城鄉街道,截止到8月8日,進駐到了79個街道、社區,累計出動核酸檢測人員908人次,留下很多感人故事,譜寫了白衣天使的戰“疫”之歌。2020夏之戰,這是屬于“大口”人的抗疫記憶。
第一支隊伍半小時集結
大連市口腔醫院的抗疫故事從7月23日的一通電話開啟。上午9點59分,醫院護理部接到緊急通知:派20名醫護支援大連灣地區疫情防控,做核酸采樣。隊伍在半小時內集結完畢。這是以黨團員和80后、90后為主的隊伍,沒有人提出困難,沒有人臨陣逃脫,“終于能上戰場了!”看得出,他們只有盡快到達一線投入緊張戰斗打贏戰疫的決心。
采樣在露天的操場進行,轄區的居民已經在等著做檢測了,由于時間緊,沒有遮陽棚,隊員們毫不猶豫,穿戴好防護裝備,頂著烈日、冒著酷暑開始了檢測。很快,汗水濕透了每個人的衣衫,有的隊員幾近虛脫,但大家互相鼓勵,堅持著把當天的工作順利完成,等工作回到醫院時,已接近午夜。這天,是隊員毛瀚琦的生日,她在朋友圈寫到:“我的28歲生日是和同事們在大連灣并肩戰斗中度過的,雖然沒吃上生日蛋糕,但這個生日過得格外很有意義。”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核酸檢測的范圍從重點地區擴展到了全市,任務越來越重,很多時候是清晨出發,午夜甚至凌晨才回到醫院,參加檢測的人員不斷增多,不僅有護理人員,還有口腔醫生,黨團員帶頭,科主任帶頭,在這場疫情攻堅戰的戰場上,沒有職務差別,大家只有一個名字,叫作“大口”。這是一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各檢測點都搶著要大連市口腔醫院的檢測隊,前一天合作過的檢測點聽說‘大口’團隊又來了特別高興。”甘井子區的領導們說。
“大家長”很忙 隊員很暖
辛苦的不僅是醫務人員,院里的“大家長”更忙。指揮、協調,馬不停蹄到現場,院領導們日夜奔忙。劉琳副院長幾乎每次都和隊員們一起出發、返回,穿上防護服等防護裝備,“混入”出發的隊伍中,幾乎沒人能分辨出她是誰。她說:“派出去的都是我們的寶貝,我必須在現場照看好他們。”
不論隊員何時出發,崔巍書記、陳小冬院長、劉琳副院長都在車旁目送他們離開,隊員們說感受到了“送孩子去趕考”般的關愛。“送孩子們去前線怎么能不擔心呢,現在能做的,就是全力做好他們的各項保障工作。” 隊員們檢測時不能喝水,等到休整時拿起盒飯,覺得“太干了,咽不下去”,院領導安排食堂給大家熬制了銀耳羹,兵分三路親自一個點一個點地送到隊員們手上,連紅牛、巧克力、水果、降溫噴劑、防曬噴霧等都給準備上了。職工們說,核酸檢測工作雖然很艱苦,但是看著院領導用心給我們準備的東西,心里甜甜的。院領導就像我們的家長一樣。”
“雷神戰士”在大連戰場依舊閃耀
楊英輝、赫佳、李豐滿3人是援鄂醫療隊員,參與了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患者救治工作,這次大連疫情發生后,他們也都加入到了保衛家鄉的戰斗中,他們身上的“雷神山”光輝依然閃耀。
49歲的楊英輝這次屬于“超齡”隊員,雖然沒能上前線,但她主動幫助準備防護用品,現場指導大家穿脫防護服的注意事項,膠貼拉到什么位置、出現突發狀況如何處理等小竅門全都傾囊相授,得到了“真傳”的隊員們,安心了許多;年輕的赫佳和李豐滿則首當其沖,他們也拿出“老隊員”的姿態,當好示范,幫助隊員們檢查防護服的穿戴,主動換下身體不適的隊員,幫助負責人統計試管數目等。赫佳在防護服上寫上了“雷神女俠”4個大字,她說“寫這幾個字的時候感覺身體里充滿了無盡的能量,武漢需要我的時候我能沖上去,現在我的家鄉需要我,我更義不容辭,我要把雷神山的精神發揚光大,我相信我的家鄉一定能挺過這次疫情。”
給力的“綠色軍團”是隊員們最堅強的依靠
前方的醫護人員們不論何時有何需要,都有一只“綠色軍團”隨叫隨到,這支“綠色軍團”幾乎都是退伍軍人,來自醫院的各個崗位。從第一支核酸檢測隊伍出發開始,他們就開始了高速運轉,有的負責隨時為“前線”補給,有的在后方為隊員們調配、打包防護裝備,送隊員出發,接他們回家。隊員們還能輪換休息一下,但“綠色軍團”始終出現在每一天的出發名單中,他們表示:“在軍隊時保家衛國,現在我們退伍不退色,面對新冠病毒敵人,有我們在就有陣地在。”不論是疫情紅區,還是地形不熟悉的地區,他們始終在檢測點和醫院間穿梭,從不讓前方隊員“缺醫少藥”。
尹建成和李霞是這次核酸檢測前方和后方的兩大“管家”,一個是檢測現場的主心骨,隨時調配保障物資和人員,各檢測點的隊員們有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尹哥”,他也總能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一個負責物資采購、調配,從物資采購、分配,現場的物資分發、補給,到隊員回院后的洗澡、吃飯,每一個細節都裝在她的心里,不知疲倦。
自7月23日以來,大連市口腔醫院有了核酸檢測微信工作群,“@所有人 接到應急采樣任務,明日早7:00醫院六樓集中。”“收到”、“收到”……哪怕是深夜回應始終這般迅速。伴著清晨的陽光,隊員們又出發了。疫情沒有結束,戰斗就一直持續。被防護服裹的嚴嚴實實的他們猶如流動的“大白”,“大白”上清晰地寫著“大連口腔”4個大字,讓我們看到了“大口”人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
稿件來源: 大連市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