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心理專業工作室針對疫情情況下部分職工出現的心理應激反應,開展線上心理干預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疫情當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作為國家隊公立醫院,疫期堅持開放急診,一直處于全天無休、24小時運行的狀態。此外,隨著對非急診口腔預約病人改約工作、線上問診工作的展開,幾乎全體職工都處于“加強一線”、“備戰二線”、“隨時在線”的“三線”狀態。面對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壓力,部分職工出現了緊張、焦慮、睡眠障礙等心理應激。針對這種情況,我院心理專業工作室迅速行動,通過微信平臺開展了面向職工的線上心理干預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加強團隊建設,搭建專業工作平臺
我院心理專業工作室是四川省衛健委評定通過的第一批專業工作室之一。面對當前狀況,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利用心理專業工作室為依托,成立了由分管院長任顧問、護理部主任任組長的“戰疫心理專業工作組”,團隊成員共計13名,其中3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5名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另5名成員均接受過專業心理培訓,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工作組的目標是幫助口腔醫護職工正確面對疫情、客觀評估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管理不良情緒、科學進行心理調適、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投入疫情防控攻堅戰。
針對醫護需求,開展線上心理應激干預
工作組專家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選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專業心理健康評定量表,制作問卷并線上發布。根據測量結果,將得分較高的或有心理減壓需求的職工納入不同線上心理干預互助群,職工可根據自己需求選擇加入相應群。各減壓互助群每天定時將訓練內容通過音頻、視頻、文字等形式發放到群里,由群主帶領職工進行訓練。每次訓練結束后,工作組針對個別群員提出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解決方案。為讓廣大職工能接受到更豐富的心理干預項目,工作組合理進行時間分配,輪流安排各工作群項目推送,確保每天15小時連續在線、從不斷線、隨時連線(心理值班電話服務)的“三線”服務,充分滿足職工的心理需求。
細化工作內容,推送多樣心理減壓服務
在諸多心理減壓技能中,心理工作組選擇了適合目前疫情形勢的正念、漸進性肌肉放松、自我催眠等多種形式的減壓培訓。正念練習群主要內容包括正念飲食、正念身體掃描、正念禪修等;肌肉放松訓練群通過練習漸進式肌肉放松法,腹式呼吸法等進行減壓;自我催眠群主要幫助入睡困難者進行自我催眠;心身穩定技術群推送心身安穩小技巧。此外,團體游戲群、靜坐冥想群、視頻會議傾訴群、音樂療法群、瑜伽練習群、書法讀書繪畫群、運動療愈群、廚藝美食群等均以不同的內容,從多角度對職工進行心理減壓。
注重臨床實效,提供全方位“戰疫”保障
通過一系列線上心理應激干預措施的實施,絕大部分職工學會調控不良情緒、積極尋求支持、科學客觀地看待此次新冠疫情,對于有嚴重應激反應的醫護人員,工作組建立了必要時協助就醫的轉介機制。疫情肆虐下,醫護人員全力攻堅,職工線上心理應激干預工作的實施,有效、強力地起到了“助力戰疫,心理護航”的保障作用。
供稿單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相關媒體報道:
http://www.hxkq.org/Html/News/Articles/9290.html(醫院官網)